台灣小吃 l 蚵仔麵線萬華陳記
台灣四面臨海,以海鮮入菜成為極普遍的飲食習慣,盛產於嘉義布袋的蚵仔,當地發展出各種蚵仔的料理方法,可以當作主食的蚵仔麵線,在台灣大街小巷都吃得到,但是會讓旅居國外的台灣人一下飛機,先去吃一碗再回家,「陳記蚵仔麵線」在台北東區開了分店。
廟宇信仰為台灣人的生活中心,台灣小吃大多是依著廟宇的市集發展出來的,蚵仔麵線可說是眾多小吃裡的經典。
台灣稱作「蚵仔」(閩南語),就是牡蠣,又稱蠔、生蠔(粵語地區)、別稱海蠣子,全世界的牡蠣有100多種,多數可供食用。
台灣有 10餘種,西海岸的牡蠣養殖多在潮間帶及淺海的岩礁海底,有的在河口,漲潮時泡入水中,退潮時漁民在牡蠣架下工作。
台灣採苗一般分為 7~8月為「秋苗」,10月至翌年2月間採苗稱為「春苗」;「秋苗」收成較佳;「春苗」成長甚為快速。
牡蠣不僅味道鮮美,具滋補保健作用,加速恢體能、防老抗衰。含維生素及礦物質,特別是硒、鋅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。
蚵仔麵線的優劣決定於蚵仔的大小與新鮮度,以及清洗處理得徹底與否,拌太白粉時也必須注意蚵仔的完整性。
蚵仔麵線也可以加入滷過的豬大腸,蚵仔、豬大腸與整碗麵線的比例都是竅門,是勝出的關鍵。
在顧客購買蚵仔麵線時,商家通常會問要不要加辣,有些商家是以辣椒醬聞名。
台灣小吃大部份都會加上香菜或稱作芫荽,有些人不愛,不加要事先告知店家,台灣夏季颱風特別多,颱風過後香菜價格常常飆漲,店家也得含淚吸收。
台灣先民在 500年前自福建、廣東陸陸續續來台,在初墾荒時期,人群聚集在信仰中心廟宇舉辦迎神賽會,小吃市集都圍繞在廟旁。
台灣小吃自清代起,先民來台開墾、耕作,非常耗費體力,發展出小吃生意攤販,以挑夫姿態,挑著各樣冷、熱小吃到田邊、山邊供應開墾者食用。
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:『奉化縣四月南風起,江珧一上,可得數百。如蚌稍大,肉腥韌不堪。惟四肉柱長寸許,白如珂雪,以鷄汁瀹食肥美。過火則味盡也』。現在大型百貨公司裡也多規劃樓層為小吃街,方便民眾用餐,又可享受冷氣免日曬雨淋,小吃也被賦與現代化的意義。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演變,古早阿嬤的味道一直沒變,變的是更舒適、衛生和營養,讓異鄉遊子感動到眼淚在眼框裡打轉的味道,陳記蚵仔麵線並非浪得虛名。
在台灣,自己端盤子找位子的「金山鴨肉」,老街上6個店面坐無虛席
台灣攻略:
(報名點左下藍色阅读原文 )
~~~~~~~~~~~~~~~~
更多的資訊請由親切、
耐心的客服為您服務~
請聯繫- wechat/qq :2334647311
wu.sheila@gmail.com
『阿里山多美』
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互動